导航
搜索

韦徳体育官网学位授权点建设年度报告 2020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发布时间:2021-03-25 编辑:祝爱民 浏览次数:

授权学

名称: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代码:0807



授权级

£ 博士

R 硕士





一、学位授权点基本情况

本学位点包括工程热物理、热能工程、动力机械及工程、流体机械及工程、制冷及低温工程、化工过程机械、能源环境工程、新能源科学与工程等8个研究方向。2000年获得化工过程机械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2011年获取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2012年在化学工程一级博士学位授权点下增设了化工装备工程二级学科博士点。同时在该学科下兼有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能源动力工程两个本科专业,其中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原化工设备及机械)于1975年开始招生,能源动力工程于2007年开始招生,且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为湖南省特色专业,2020年获批国家一流本科专业。至此,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学科具备了从本科、硕士到博士完整的高层次人才培养体系。

本学位点现有专职教师36人,其中教学科研系列31人;教授职称5人,副高级职称11人;湖南省“121人才工程人选1人;双聘院士1人;湖南省青年骨干教师1人;博士生导师2人、硕士生导师25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25人;90%以上具有企业相关工作科研经历,龚曙光、彭德其两位教授曾在企业长期从事化工设备的研发设计制造工作;同时外聘优势企业中高级职称兼职教师12人。

本学位点现拥有绿色高效过程装备及智能控制湖南省研究生培养创新基地1个(合作单位:中冶长天国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绿色高效传热与能源转换实验中心中西部财政资助实验中心1个以及过程装备研究所风电技术研究所”2个校级研究所。同时本学科参与了复杂轨迹加工工艺及装备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智能计算与信息处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以及力学国家重点学科的建设。

二、制度建设完善和执行情况

2.1课程教学质量、持续改进机制和执行情况

本学位点通过课程体系建设、教学方式创新,有效提升研究生课程教学质量。针对学术型研究生,通过建立完备的课程体系,比如针对算法开设的一系列课程,培养其创新和探索能力。在教学方式创新上,采用“研讨式”和“多师同堂”等研究型教学方式代替任课老师一人站讲台的局面,逐步建立了以学生为主的研究型教学方式,显著提高了研究生课程教学整体质量。

具体到课堂上,通过学生评价、学院评价与校督导团评价三种方式进行课程教学质量监督,三者的权重比例为622。其中,学生评价由教务处组织,督导团评价由校督导组负责,学院评价由学院领导负责。评价基本内容包括教学态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效果和课程建设等。学生评价通过发放学生评价信息采集表的形式,每期进行一次。校督导团和学院领导对任课老师进行现场听课评价,并填写听课记录,将上课意见反馈给教师本人。学期末,通过计算权重给出评价结果,督促任课老师提高课程教学质量。

2.2 导师指导研究生的制度要求和执行情况

为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导师应具备高尚的道德修养、精湛的业务素质和严谨的治学态度等基本素质。同时,在研究生招生方面,实行学术学位硕士生导师招生资格条件审核制,对于达不到招生资格条件的导师需适当减少招生名额,甚至取消当年硕士生招生资格。

学位点实行导师负责制,同时组建教授团队集体培养,充分发挥了教授团队、导师对研究生的指导作用。改变单独评定研究生导师资格的做法,强化与招生培养紧密衔接的岗位意识,防止形成导师终身制。

2.3 研究生创新项目建设和执行情况

本学位点积极鼓励研究生参与学术训练的培养过程,具体包括以下措施:

1搭建研究生参与科学研究的平台,设立各种研究生创新项目。研究生参加导师科研项目及获得其他渠道资助的科研项目较多,参与率较高。对研究生进行严格的、完整的、系统的科研训练,研究生通过“助教、助研、助管”等方式参与科研及教学活动,全面锻炼了研究生的实践能力,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2)充分整合学校的资源,通过多种方式与企业合作,搭建研究生培养校企合作平台。2015年,本学科与中冶长天国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联合成立了“湖南省绿色高效过程装备及智能控制”研究生培养创新基地。

3每个研究生必须定期向导师汇报有关课程学习、论文阅读、科研进展情况等,导师有计划地对研究生实施严格、系统的科研训练。同时,鼓励研究生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或申报国家发明专利,并制定了相应的奖励制度。要求研究生学习阶段参加前沿讲座次数不少于15次,使学生对本专业的学术发展或未来发展趋势有清晰的了解。

4为加强研究生的学术训练,学院和本学位点定期邀请不同领域的专家学者来校作学术报告,展示学科前沿。

5经费支持方面,学位点有研究生创新基地、学校下拨的研究生培养经费、动力工程与工程热物理学科建设经费、研究生创新实验项目及导师的横纵向项目等经费的资助,可确保研究生的学术训练环节顺利进行。

通过上述活动,研究生不但交流了学术思想,学习了科研方法,而且提高了科研组织能力和科研交流能力,达到了从事科研所需的学术训练目的。

三、针对留存问题整改情况和下一年度建设计划

3.1 针对留存问题整改情况

本学位点针对课程教学改革项目偏少;导师队伍偏少,研究生规模偏小;研究生外出学习交流的机会较少;一志愿报考学生数量偏低等问题。学位点加大教学改革的投入,推动研究生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促进科研与教学的结合;积极引进高质量的人才,进一步加强学科梯队的建设,进一步扩大研究生招生数量;增加举办本学科的学术讲座,为研究生创造外出学术交流机会;鼓励导师走出去,多与企业接触,提高承担横向项目的个数;进一步加大研究生招生宣传力度,吸引优秀学生,提高研究生的生源质量。学点应在突出学科特色与优势的同时,进一步加强学科基础理论的研究。

3.2 下一年度建设计划

1力争在未来五年本学科获批一个省级科研平台

2加大经费及人员投入,强化研究生培养的过程管理,提高学位论文质量,加强创新人才培养,保障研究生培养质量。

3制定相应的奖励机制,鼓励研究生发表高水平科研论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进一步加强与企业的科研技术创新和高级人才培养合作,促进学科与计算数学、计算力学、机械工程、化学科学与工程、控制工程等多学科的交叉融合,加强工程应用研究。

4提高研究生的就业率,引导学生进入大中型企业工作;加强毕业生在校期间的职业胜任力、职业道德等方面的相关培养。

5鼓励教授团队、青年教师集中优质资源发表高质量论文,搭建平台为专利转化和应用创造条件,组织教学名师及能手集中资源申报国家级规划教材。

6大力培育学科标志性成果和省级科技奖励,进一步加大投入购置部分大型仪器设备,包括风洞实验室、过程工业实训平台、发动机综合性能测试系统等,以满足研究生教学和科研的需要;力争五年内新增省级以上科技奖励1~2项。

7通过集中资源、凝练方向,采取教授团队评审指导、学院指导、学校指导三层把脉以提高项目申请命中率。预计未来五年内本学科将新增国家级项目5~10项、新增省部级重大项目1~2项、新增省部级纵向项目(含重点项目)15~20项。新增横向项目到账经费800~1000万元。

8加强学术交流,邀请国内外学科同行专家进行学术指导和报告鼓励积极参加国内外行业会议并介绍自己及团队的研究成果,提高本学科在国内外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