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权学科 ( 类 别 ) |
名称: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
代码:0807 |
授权级别 |
£博士 |
R硕士 |
一、学位授权点基本情况及年度建设情况
1.1历史沿革
韦徳体育官网于2000年获得化工过程机械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2011年获批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2012年在化学工程一级博士学位授权点下增设了化工装备工程二级学科博士点。本科专业中,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原化工设备及机械)为湖南省特色专业,于1975年开始招生,2020年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24年12月接受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能源与动力工程于2007年开始招生。
韦徳体育官网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学科已具有学士、硕士、相关学科博士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是湖南省工程热物理学会副理事长单位,建设有湖南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1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湖南省重点实验室和湖南省高校重点实验室等省部级平台4个,与行业产业领军企业共建了湖南省研究生创新培养基地2个,与利兹大学、斯旺西大学和UC伯克利大学等建立了广泛合作关系,并建设“过程装备研究所”、“风电技术研究所”2个校级研究所。同时,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学术学位点参与力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和一般力学与力学基础国家重点学科建设。
1.2培养方向及特色
本学位点设置以下三个学科方向:化工过程机械、热能工程和新能源科学及工程,学科方向稳定、特色鲜明,面向国家、地区和行业经济建设、产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需要。
(1)化工过程机械
以过程设备的高效传热和节能环保技术为研究对象,结合数值计算方法和先进测试技术等手段,开展多尺度、多场效应、多学科的多相流耦合强化传热传质以及设备结构轻量化设计等理论与应用研究,为过程工业中的结构创新设计、节能减排及环境保护关键装备研发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撑。
(2)热能工程
以车用内燃机、航空发动机和火电站热动力设备等能源转换和应用热工设备为研究对象,开展高效清洁燃烧与排放控制、高性能固体推进剂技术、热工过程模拟与检测等方面的理论与实验研究,实现热工设备的参数优化与自动控制,为热动力设备的高效、经济、低污染设计与运行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撑。
(3)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围绕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氢能等能量的高效利用问题,以能量储存及转换过程中的传热传质特性为对象,重点开展能量储存、转换、传递和利用等相关的储能材料设计、制备、高效利用等理论研究和技术研发工作,为新型高效储能材料的设计、制备、表征与应用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撑。
1.3培养目标
本学位点致力于满足国家经济建设和产业发展中面临的多样性、全方位、高水平的人才需求,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学科高层次科学技术研究人才。学位获得者应熟悉本学科发展现状和前沿趋势,拥有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较强的创新能力,掌握扎实的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理论基础和工程实践技能,具有一定独立分析和解决动力工程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并取得一定的科研成果,能够胜任与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学科相关的科学研究与技术管理、工程设计、产品开发和教学等方面的工作。具体要求如下:
(1)具有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较强的创新创业能力,以及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团队协作精神;
(2)熟悉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学科的发展现状和国内外学术研究前沿;
(3)具有坚实的数学、力学和热学的基础理论,能系统深入地掌握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学科的专业知识和必要的计算分析与实验技能;
(4)具有一定独立分析和解决本学科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能开展具有较高学术水平和应用价值的科研或技术管理工作,并取得一定的科研成果;
(5)掌握一门以上外国语,能熟练阅读本学科的外文文献资料,并具有一定的科技写作和国际交流能力。
1.4学位标准
申请学位的研究生课程总学分不少于33 学分,其中学位课程必须修满规定的24学分;本科专业层次非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领域的硕士学位研究生,应补修若干主干课程,补修课程学分不计入学位要求学分。
申请学位的研究生获得的科研成果应与其学位论文研究内容相关,且需满足以下要求:
(1)学位申请人按期毕业需达到以下条件之一:
①发表或录用SCI、EI(JA)和CSCD核心期刊收录或国家T1、T2级高质量科技期刊或学校认定权威期刊论文1篇;
②授权发明专利1项;
③获得学校认可的各类学生竞赛省级一等奖及以上1项(排名第一)。
(2)申请提前答辩的硕士研究生须发表或录用SCI/EI(JA)收录期刊论文2篇。
1.5导师队伍
韦徳体育官网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学术学位点目前拥有一支敬业务实、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校内研究生导师人数为33名。校内研究生导师中,教授8人,副教授10人,博士生导师人数6人,湖南省杰出青年基金1人,湖南省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人,湖南省“121”创新人才1人,湖南省青年骨干教师1人,中青年教师比例75.8%。校内研究生导师人员规模和结构如表1所示。
表1. 学位点师资队伍人员规模和结构
专业技术职务 |
人数 合计 |
35岁 及以下 |
36至 40岁 |
41至 45岁 |
46至 50岁 |
51至 55岁 |
56至 60岁 |
61岁及 以上 |
博士学位教师 |
海外经历教师 |
外籍 教师 |
|||
正高级 |
8 |
0 |
1 |
3 |
1 |
2 |
1 |
0 |
7 |
3 |
0 |
|||
副高级 |
10 |
0 |
5 |
2 |
0 |
2 |
1 |
0 |
10 |
1 |
0 |
|||
中级 |
15 |
5 |
7 |
2 |
1 |
0 |
0 |
0 |
14 |
2 |
0 |
|||
其他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
总计 |
33 |
5 |
13 |
7 |
2 |
4 |
2 |
0 |
31 |
6 |
0 |
|||
最高学位非本单位人数(比例) |
导师人数(比例) |
博导人数(比例) |
博士学位教师(比例) |
|||||||||||
26人(79%) |
33人(100%) |
6人(18%) |
31人(94%) |
|||||||||||
全日制在校学生人数与专任教师比例 |
1:1 |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学术硕士学位点坚持把导师师德师风建设摆在首位,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师德师风建设重要精神指示以及教育部相关政策措施,以历史传承、立德树人、爱岗敬业、学术严谨、规范施教、师表示范为师德师风建设的主要内容。坚决落实师德师风第一标准,新时代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和研究生导师指导行为准则。积极开展师德教育、宣传工作,同时在教师考核和奖励中师德也是其中重要的标准。通过师德师风建设,近年来本学位点涌现出了一批优质课程教师,形成了较强的示范性教学团队,同时形成了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双语教学团队,学位点教师多次获得各类教学成果奖,对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提供了坚强保障。
1.6科学研究
本学位点认真组织和全面动员,有效推动专任教师积极申报国家级、省部级和校企合作项目等各类科研项目,取得了较为突出成果,如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装备发展部“慧眼行动”项目、湖南省杰出青年基金等重要课题;2024年度纵向到账科研经费141万元,横向到账科研经费376.91万。本学位点2024年主要在研纵向、横向科研项目和成果转化如表2所示。
表2. 2024年主要在研的纵向、横向科研项目和成果转化
序号 |
项目名称 |
项目类别 |
主持人 |
立项时间 |
项目经费(万元) |
1 |
XXXX高性能固体推进剂技术研究 |
装备发展部“慧眼行动” |
胡建新 |
2023.05 |
150 |
2 |
改性碳纳米管中间层纳滤膜渗透性与选择性协同优化机理研究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 |
宋家胜 |
2024.08 |
30 |
3 |
基于界面高熵设计的半导体热电器件异质界面结构和性能协同调控原理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 |
孙妍 |
2024.08 |
30 |
4 |
焓-多孔介质法固液相变模糊区特征参数定向定制准则及通用计算框架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
叶为标 |
2021.01 |
60 |
5 |
无汽油车冷启动工况分子筛碳氢吸附型催化转化器吸附-热催化氧化机理及其协同优化研究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
左青松 |
2021.01 |
58 |
6 |
基于无网格法催化转化器的热流声耦合分析及多尺度优化研究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
张建平 |
2020.01 |
71 |
7 |
液固两相流中三维颗粒运动机理及流/热场耦合特性 |
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区域联合基金项目 |
彭德其 |
2024.03 |
10 |
8 |
间歇波动性热源冷电联供系统的全工况集成设计及智能调控研究 |
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区域联合基金项目 |
王志奇 |
2024.03 |
10 |
9 |
航空固体火箭超燃冲压发动机主动冷却结构研究 |
湖南省重点研发计划 |
胡建新 |
2024.01 |
30 |
10 |
高速搅拌粉体制粒的颗粒体粒径演变机理研究 |
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
左志坚 |
2023.04 |
5 |
11 |
全集成高功率密度风电机组主传动链关键技术研究及产业化 |
湖南省重大标志性创新示范工程项目 |
龚曙光 |
2022 |
50 |
12 |
生物柴油掺氢转子发动机分层燃烧机理与排放特性研究 |
湖南省省自科青年基金 |
陈 伟 |
2022.01 |
10 |
13 |
耦合物质点法/有限元法粉体颗粒混匀的分析方法及优化研究 |
湖南省教育厅项目 |
左志坚 |
2022.09 |
2 |
14 |
考虑相变传热的多材料结构拓扑优化方法与实验研究 |
湖南省教育厅优秀青年项目 |
张建平 |
2021.09 |
6 |
15 |
湖南省普通高校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对象(2019年度) |
湖南省青年骨干教师 |
张建平 |
2020.03 |
3 |
16 |
变几何向心透平流动损失的分层熵产诊断及智能调控机制 |
湖南省教育厅重点项目 |
王志奇 |
2023.11 |
8 |
17 |
基于碳纳米管中间层纳滤膜渗透性与选择性机理研究 |
博士启动经费 |
宋家胜 |
2024.03 |
10 |
18 |
改性Ni基催化剂CO2/CH4重整反应机理与抗积碳作用机制 |
博士启动经费 |
欧志良 |
2024.03 |
10 |
19 |
湿法制酸系统关键装置的性能影响分析及其工程设计方法 |
企业委托项目 |
彭德其 |
2024.05 |
27.5 |
20 |
车用甲醇发动机燃烧与排放性能开发 |
企业委托项目 |
朱国辉 |
2024 |
100 |
21 |
新型锌铜钛合金板材表面处理关键技术研究 |
企业委托项目 |
刘洋 |
2024.03 |
75.19 |
22 |
基于复合相变材料的电动执行机构热管理系统开发 |
企业委托项目 |
马颖 |
2024.07 |
60 |
23 |
人机协同自动化系统研发 |
企业委托项目 |
李焱林 |
2024.09 |
50 |
24 |
结构钢镀锌用锌铝美合金的开发和应用研究 |
企业委托项目 |
刘洋 |
2024.05 |
46.556 |
25 |
生物医用Zn合金的制备及其力学与降解行为研究 |
企业委托项目 |
朱戴博 |
2024.06 |
39.758 |
26 |
AGV混合调度系统开发 |
企业委托项目 |
李焱林 |
2024.03 |
30 |
27 |
风机主轴过渡曲线优化及其算法研究 |
企业委托项目 |
张建平 |
2024 |
19.8 |
28 |
DQL166堆取料机析架结构与木片筛的有限元分析 |
企业委托项目 |
龚曙光 |
2024. 08 |
14 |
29 |
湖南省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研究项目 |
企业委托项目 |
马颖 |
2024. 03 |
9.75 |
30 |
低成本合金结构钢热动力学研究 |
企业委托项目 |
赵文娟 |
2024.09 |
4.98 |
31 |
长沙市污水处理厂污泥与生活垃圾清洁焚烧协同处置二期工程项目循环水系统节能优化研究开发 |
企业委托项目 |
王志奇 |
2024.07 |
3.3 |
32 |
转向架焊接结构断裂分析 |
企业委托项目 |
张明华 |
2024.03 |
0.6 |
33 |
机器人运动副设计与摩擦磨损热影响补偿控制产学研用 |
企业委托项目 |
彭德其 |
2023 |
49 |
34 |
甲醇发动机冷启动辅助装置开发 |
企业委托项目 |
朱国辉 |
2023.06 |
50 |
35 |
家用锂离子电池储能系统开发 |
企业委托项目 |
张翮辉 |
2023.11 |
36 |
36 |
平江县碳达峰系列方案和绿色低碳发展建议书服务项目 |
企业委托项目 |
马颖 |
2023.04 |
5.5 |
37 |
气烧与煤烧石灰窑煅烧段烟气循环的数值模拟研究 |
企业委托项目 |
王志奇 |
2023 |
9.8 |
38 |
湿法制硫酸工艺的冷凝器传热过程优化设计 |
企业委托项目 |
彭德其 |
2022 |
28 |
39 |
余热发电系统换热器理论计算与设计技术服务 |
企业委托项目 |
王志奇 |
2022 |
29 |
40 |
高效率长寿命海洋矿浆泵送系统的数字孪生技术开发 |
企业委托项目 |
张翮辉 |
2022.09 |
60 |
41 |
岳麓高新区等园区循环化改造关键技术研究 |
企业委托项目 |
马 颖 |
2022.12 |
18 |
42 |
考虑温差因素的锂电池充放电模拟测试装置及测试方法等四件专利权转让 |
成果转化 |
张翮辉 |
2024. 06 |
8 |
43 |
基于电子水泵诊断电动汽车液冷管路阻力增大故障的方法等九件专利权转让 |
成果转化 |
张翮辉 |
2024. 05 |
18 |
44 |
一种流向可换的电动汽车液冷系统及其换向控制方法的专利权转让 |
成果转化 |
张翮辉 |
2024. 05 |
5 |
45 |
“具有吸入口滤网反冲洗功能的离心泵管路系统及使用方法”等五件专利申请权转让 |
成果转化 |
张翮辉 |
2024. 04 |
10 |
46 |
锂离子电池包液冷系统及其控制方法等六件专利申请权转让 |
成果转化 |
张翮辉 |
2023.05 |
18 |
47 |
一种用于离心泵站扩能需求的新增泵选型方法专利权转让 |
成果转化 |
张翮辉 |
2023.05 |
5 |
1.7人才培养
1.7.1坚持立德树人和思政育人,严格落实导师责任制
(1)全面落实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职责。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教育部最新发布的《研究生导师指导行为准则》等文件精神,全面落实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职责,管理学院先后分批组织开展了多次专题学习活动,通过多次多种形式、全方位的专题学习,每一位研究生导师都由浅入深,进一步明确“立德树人”的重要性,深入认识到“研究生导师是研究生培养第一责任人”的责任。
(2)加强导师队伍建设。管理学院通过开展一系列专题活动,如:教师课堂教学竞赛、课程思政教学比赛、新任导师培训、青年教师能力提升交流、组织全院导师学习《研究生导师指导行为准则》等实际活动。加强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规范研究生导师指导行为,严格履行导师职责,做新时代研究生成长成才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3)完善师资建设监督制度。在加强导师队伍师资建设的同时,研究生学院和伟德betvlctor体育官网还专门组织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督导团,现场全过程进行督促、检查、评估和指导学位点教育教学工作,连续五年来学位点导师责任落实到位,评估与检查皆为良好。
1.7.2完善教学管理与监督制度,严把学位论文质量关
学位点采用研究生教育教学管理系统对研究生的培养过程进行集中管理,保障培养过程质量。学生从开题到申请答辩之间的各环节均需在校研究生管理系统中操作提交申请,并经导师及学位点审核通过才有答辩资格。根据《韦徳体育官网硕士、博士学位授予工作实施细则》,学生提交的硕士学位论文在答辩前后需经过两次学术不端检测,并经至少2名双一流高校专家双向匿名评审,通过方可参加答辩。同时,学位点按照《韦徳体育官网研究生学籍管理规定》实施规范的转专业、休学、退学等分流退出措施。定期统计超过最长学习年限的学生并作退学处理。
1.7.3建立研究生科研激励机制,鼓励发表高水平成果
学位点建立了各种奖学金项目对表现优异的研究生进行奖励,大大提升了研究生的科研动力,2024年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发表的部分高水平成果如表3所示。学位点针对研究生的素质测评和各类奖助学金管理体系制定了学术道德奖惩机制等文件,奖惩制度健全,保障了研究生的个人利益。
表3. 2024年研究生发表的部分高水平成果
序号 |
论文名称 |
所有作者 |
期刊名称 |
所属单位 |
SCI分区/EI |
刊出时间 |
1 |
Investigation of the effect of critical structural parameters on the aerodynamic performance of the double darrieus vertical axis wind turbine |
沈壮(研究生),龚曙光,谢桂兰,卢海山,郭维宇(研究生) |
Energy |
韦徳体育官网 |
中科院一区 |
2024.03 |
2 |
Effects of internal rotor parameters on the performance of curved blade-straight blade vertical axis wind turbine |
郭维宇(研究生),龚曙光,沈壮(研究生),卢海山 |
Energy Conversion and Management |
韦徳体育官网 |
中科院一区 |
2024.12 |
3 |
Multi-objective optimization and influence degree analysis of the thermally integrated HP-ORC carnot battery based on the orthogonal design method and grey relational analysis |
Chengwu Yang(研究生), Xiaoxia Xia, Bo Peng(本科生), Zhiqi Wang, Hualong Zhang(研究生), Enxue Liang(本科生) |
Energy |
韦徳体育官网 |
中科院一区 |
2024.11 |
4 |
Experimental study on dynamic characteristics of organic Rankine cycle coupled vapor compression refrigeration system with a zeotropic mixture |
Zhiqi Wang, Sifeng Zhang(研究生), Xiaoxia Xia, Yabin Zhao(研究生), Qianghui Yi(研究生), Xiaoyue Zhang(本科生) |
Energy |
韦徳体育官网 |
中科院一区 |
2024.10 |
5 |
Combustion characteristics analysis and performance evaluation of a hydrogen engine under direct injection plus lean burn mode |
Wei Chen, Chun Lu(研究生), Qingsong Zuo, Chuanfu Kou, Rui Shi, Hui Wang, Dezhong Ning, Zhuang Shen(研究生), Guohui Zhu |
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 |
韦徳体育官网 |
中科院一区 |
2024.09 |
6 |
Multi-objective optimization study on the performance of double Darrieus hybrid vertical axis wind turbine based on DOE-RSM and MOPSO-MODM |
沈壮(研究生),龚曙光,郭维宇(研究生) |
Energy |
韦徳体育官网 |
中科院一区 |
2024.07 |
7 |
Multi-objective optimization of the dual-pressure organic Rankine cycle system based on the orthogonal design method under different external conditions |
Xiaoxia Xia, Chengwu Yang(研究生) , Zhiqi Wang, Tong Sun(研究生) , Hualong Zhang(研究生), Jinhao Wu(本科生) |
Energy |
韦徳体育官网 |
中科院一区 |
2024.06 |
8 |
Enhancement of thermal conductivity in PDMS/CFP composites using a dredging-plugging thermal network |
Xiaoxiang He, Zhiyuan He(研究生), Qingsong Zuo, Ying Ma, Jianping Zhang, Linjie Li(研究生), Shuying Wu, Ying Chen, Yue Luo |
Composite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
韦徳体育官网 |
中科院一区 |
2024.06 |
9 |
Experimental study on scale inhibition performance and fouling characteristics of spiral insert in heat transfer tube |
Deqi Peng , Yang Wu (研究生), Zhuowei Tan, Shuying Wu , Ying Chen , Jian Liu(研究生) |
Therm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Progress |
韦徳体育官网 |
中科院二区 |
2024.05 |
10 |
Heat dissipation design and performance optimization of high speed train PMSM based on coupled electromagnetic-thermal field |
Xianhe Xu(研究生), Shuying Wu, Ying Chen, Jianping Zhang, Guang Li, Caisong Yan, Zhuowei Tan, Deqi Peng |
Case Studies in Thermal Engineering |
韦徳体育官网 |
中科院二区 |
2024.09 |
11 |
Investigation of the effect of pitch angle of double darrieus vertical axis wind turbine based on aerodynamic performance and entropy production theory |
沈壮(研究生),龚曙光,卢海山,郭维宇(研究生),陈伟 |
Ocean Engineering |
韦徳体育官网 |
中科院二区 |
2024.11 |
12 |
Darrieus vertical-axis wind turbine performance enhancement approach and optimized design: A review |
沈壮(研究生),龚曙光,左志坚,郭维宇(研究生) |
Ocean Engineering |
韦徳体育官网 |
中科院二区 |
2024.11 |
13 |
Optimization of a radial inflow turbine rotor with splitter blades based on entropy production theory and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 |
Zhiqi Wang, Huya Yang(研究生), Xiaoxia Xia, Xin Li(研究生), Qingsong Zuo, Baoqi Xie(研究生), Weisun Chen |
Applied Thermal Engineering |
韦徳体育官网 |
中科院二区 |
2024.09 |
14 |
Topology optimization of auxetic microstructures with isotropic and orthotropic multiple materials based on element-free Galerkin method |
Jianping Zhang, Zhiqiang Zhang(研究生), Haiming Zhang(研究生), Shixiong Wu(研究生), Shuying Wu, Zhijian Zuo, Shuguang Gong |
Engineering Analysis with Boundary Elements |
韦徳体育官网 |
中科院二区 |
2024.09 |
15 |
Performance comparison of two ORC-VCR system configurations using pure/mixture working fluids based on multi-objective optimization |
Xiaoxia Xia, Hualong Zhang(研究生), Zhiqi Wang, Chengwu Yang(研究生), Tong Sun(研究生), Bo Peng(本科生) |
Applied Thermal Engineering |
韦徳体育官网 |
中科院二区 |
2024.10 |
16 |
Experimental study of the thermodynamic performance of the ORC-VCC system with a zeotropic mixture |
Zhiqi Wang, Yabin Zhao(研究生), Xiaoxia Xia, Sifeng Zhang(研究生), Yao Xiao(本科生), Xiaoyue Zhang(本科生), Weisun Chen |
Applied Thermal Engineering |
韦徳体育官网 |
中科院二区 |
2024.08 |
17 |
Coupling impacts of end effects and rotation on the three-dimensional flow around a rapidly rotating circular cylinder with two flat ends |
刘奇良(研究生),龚曙光,卢海山,唐芳(研究生),梁志玮(研究生) |
Computers and Fluids |
韦徳体育官网 |
中科院二区 |
2024.11 |
18 |
A bi-variant variational model for diffeomorphic image registration with relaxed Jacobian determinant constraints |
Yanyan Li(研究生), Ke Chen(研究生), Chong Chen(研究生), Jianping Zhang |
Applied Mathematical Modelling |
韦徳体育官网 |
中科院二区 |
2024.06 |
19 |
Energy loss evaluation of a radial inflow turbine for organic Rankine cycle application using hierarchical entropy production method |
Zhiqi Wang, Huya Yang (研究生), Xin Li (研究生), Xiaoxia Xia, Baoqi Xie (研究生), Xiaoyue Zhang (本科生) |
Physics of Fluids |
韦徳体育官网 |
中科院二区 |
2024.07 |
20 |
Energy loss evaluation in radical inflow turbine based on entropy production theory and orthogonal experiment method |
Zhiqi Wang, Huya Yang(研究生), Xin Li(研究生), Xiaoxia Xia, Qingsong Zuo, Baoqi Xie(研究生) |
Physics of Fluids |
韦徳体育官网 |
中科院二区 |
2024.02 |
21 |
Topology optimization of orthotropic multi-material structures with length-scale control based on element-free Galerkin method |
Jianping Zhang, Shixiong Wu(研究生), Haiming Zhang(研究生), Lei Zhao, Zhijian Zuo, Shuying Wu |
Engineering Analysis with Boundary Elements |
韦徳体育官网 |
中科院二区 |
2024.06 |
22 |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on flow boiling heat transfer characteristics of R245fa/oil mixture in horizontal smooth tube |
Zhiqi Wang, Sifeng Zhang(研究生), Xiaoxia Xia, Lan Luo(研究生), Zehua Xu(研究生), Deqi Peng, Bowen Ren(本科生) |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ultiphase Flow |
韦徳体育官网 |
中科院二区 |
2024.02 |
23 |
Numerical investigation gaseous ammonia basic jet and mixing characteristics in the constant volume vessel |
Guohui Zhu, Yong Wang(研究生), Qingsong Zuo, Wei Chen, Zhuang Shen(研究生), Xiaomei Yang, Chuanfu Kou, Dezhong Ning, Hui Wang |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ydrogen Energy |
韦徳体育官网 |
中科院二区 |
2024.08 |
24 |
Combus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performance analysis of a heavy-fuel rotary engine by designing fuel injection position |
Wei Chen, Xu Yang(研究生), Qingsong Zuo, Hui Wang, Dezhong Ning, Chuanfu Kou, Yi Zhang, Guohui Zhu |
Applied Thermal Engineering |
韦徳体育官网 |
中科院二区 |
2024.06 |
25 |
Molecular dynamics studies on the thermodynamic and structural properties of hydrogen bonds in a novel mixture of dual amino acid ionic liquid - H2O |
Ying Chen, Yan Qi(研究生), Qingsong Zuo, Guohui Zhu, Xiaoxiang He, Yahao Xu(研究生), Jianying Qu(研究生) |
Journal of Molecular Liquids |
韦徳体育官网 |
中科院二区 |
2024.03 |
26 |
Thermal-structural response and life prediction of lattice regenerative cooling thrust chambers in liquid rocket engines based on a simplified viscoplastic model |
Xun Miao(研究生), Jianxin Hu, Yiyi Xu(研究生), Rubin Fu(研究生), Linsong Gao, Jun Su(研究生), Jing Yang(研究生) |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s in Heat and Mass Transfer |
韦徳体育官网 |
中科院二区 |
2024.12 |
27 |
Unsteady numerical calculation of flow boiling heat transfer in microchannels with Kagome structures |
Hongyu Wan, Jianxin Hu, Linsong Gao, Xun Miao(研究生), Yiyi Xu(研究生) |
Case Studies in Thermal Engineering |
韦徳体育官网 |
中科院二区 |
2024.11 |
28 |
Review on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metal lattice structures |
Xun Miao(研究生), Jianxin Hu, Yiyi Xu(研究生), Jun Su(研究生), Yang Jing(研究生) |
Composite Structures |
韦徳体育官网 |
中科院二区 |
2024.08 |
29 |
Effects of free tip shape and aspect ratio on flow around a finite cylinder with two free tips at subcritical Reynolds numbers |
刘奇良(研究生),龚曙光,谢桂兰,卢海山,左志坚 |
Computers & Fluids |
韦徳体育官网 |
中科院三区 |
2024.02 |
30 |
Multi-scale topology optimization of periodic structures with orthotropic multiple materials using the element-free Galerkin method |
Jianping Zhang, Ruiyuan Gao(研究生), Haiming Zhang(研究生), Ou Guo, Jiahong Chen(研究生), Haishan Lu, Zhijian Zuo |
Engineering Optimization |
韦徳体育官网 |
中科院三区 |
2024.10 |
31 |
Multiscale topology optimization of anisotropic multilayer periodic structures based on the isogeometric analysis method |
Jianping Zhang, Jiahong Chen(研究生), Jiangpeng Peng(研究生), Yi Qiu(研究生), Zhijian Zuo, Zhiqiang Zhang |
Meccanica |
韦徳体育官网 |
中科院三区 |
2024.09 |
32 |
Topology optimization of anisotropic multi-material structures considering negative Poisson’s ratio and high thermal conductivity based on IGA approach |
Jianping Zhang, Yi Qiu(研究生), Cheng Xu(研究生), Haiming Zhang(研究生), Jiangpeng Peng(研究生), Zhijian Zuo |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echanics and Materials in Design |
韦徳体育官网 |
中科院三区 |
2024.07 |
33 |
Optimizing dispensing performance of needle-type piezoelectric jet dispensers: a novel drive waveform approach |
曹亮(研究生),龚曙光,S.Y. Duan, Y.R. Tao |
Smart Materials and Structures |
韦徳体育官网 |
中科院三区 |
2024.04 |
34 |
Topology optimization of orthotropic multi-material microstructures with maximum thermal conductivity based on element-free Galerkin method |
Jianping Zhang, Tao Chen(研究生), Haiming Zhang(研究生), Shuying Wu, Lei Zhao, Zhijian Zuo |
Numerical Heat Transfer, Part A: Applications |
韦徳体育官网 |
中科院三区 |
2024.08 |
35 |
Numerical investigation of mixing and heat transfer of granular material in a ribbon reactor: effect of impeller speed and filling rate |
Zhijian Zuo, Bingwen Feng(研究生), Qiliang Liu(研究生), Shuguang Gong, Haishan Lu, Jianping Zhang |
Computational Particle Mechanics |
韦徳体育官网 |
中科院三区 |
2024.05 |
36 |
Sensitivity analysis and optimization of heavy oil burner for drum dryer in asphalt mixing plant based on numerical simulation and orthogonal experimental method |
Tianxingyu Jiang(本科生), Zhiqi Wang, Liuming Chen, Xiaoxia Xia |
Therm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Progress |
韦徳体育官网 |
中科院三区 |
2024.07 |
37 |
Numerical investigation on the end effects of the flow past a finite rotating circular cylinder with two free ends |
Qiliang Liu(研究生), Shuguang Gong, Haishan Lu, Guilan Xie, Zhijian Zuo |
|
韦徳体育官网 |
中科院三区 |
2024.12 |
38 |
振动往复螺旋强化传热性能及结晶垢微观形貌分析研究 |
彭德其, 刘奎霖(研究生), 武洋(研究生), 俞天兰, 谭卓伟, 吴淑英, 陈莹, 唐明成, 彭建国 |
化工学报 |
韦徳体育官网 |
EI,卓越期刊 |
2024.11 |
39 |
钛椭圆低肋横槽管外降膜蒸发流热特性研究 |
彭德其,谢禹凡(研究生),蒋卫东,俞天兰,吴淑英,谭卓伟,王志奇 |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韦徳体育官网 |
EI |
2024.04 |
40 |
大型永磁同步电机内外双循环强化散热性能模拟 |
彭德其,曾航(研究生),张治坤,殷伟,晏才松,李广,谭卓伟,张建平 |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韦徳体育官网 |
EI |
2024.06 |
41 |
定子通风槽钢结构对提高中型高压电机散热性能分析 |
彭德其,曾航(研究生),殷伟(研究生),周晓辉(研究生),李广,艾润,谭卓伟 |
工程科学与技术 |
韦徳体育官网 |
EI |
2024.07 |
42 |
基于金属有机框架的汽油机冷启动碳氢化合物吸附和扩散性能的研究 |
左青松,翟润行(研究生),马颖,谢永川,沈壮(研究生),陈伟,朱国辉 |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韦徳体育官网 |
EI,卓越期刊 |
2024.09 |
43 |
超燃冲压发动机热防护技术及点阵结构应用 |
徐熠熠(研究生),胡建新,苗训(研究生),苏俊(研究生) |
空天技术 |
韦徳体育官网 |
CSCD |
2024.08 |
44 |
超临界RP-3在Kagome点阵填充冷却通道内流动传热特性 |
万鸿宇,胡建新,徐熠熠(研究生) |
固体火箭技术 |
韦徳体育官网 |
CSCD |
2024.07 |
45 |
基于后燃烧技术的CFB锅炉低氮燃烧数值模拟 |
刘晓杰(研究生),徐顺生,孔润娟(研究生),刘建波(研究生) |
过程工程学报 |
韦徳体育官网 |
CSCD |
2024.04 |
1.7.4加强实践教学和实践基地建设,推动校企合作
(1)“三位一体”,构建实践平台。社会实践注重培养研究生理论联系实际、创新及就业能力;科研实践鼓励研究生参与课题研究和进行企业案例调查等学术研究;教学实践鼓励研究生参与应用类教学实践和作专题讲座。通过实施“三位一体”实践教学模式,为研究生扎实掌握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学科基本理论、专业知识和实务技能提供了支撑。
(2)校企合作,推动产教融合。本学位点紧密结合国家重大需求和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领域发展态势,通过与企业合作开展实践教学、组织学生参观企业并进入企业实习实践、鼓励学生参加行业论坛和指导学生参与企业技术咨询项目等方式,建立产学研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促进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提高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本学位点积极利用社会资源培养研究生实践能力,与中冶长天国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湖南山水节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分别建立了绿色高效过程装备及智能控制、韦徳体育官网-湖南山水节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等联合培养和实习基地。联合培养和实习基地通过选派实践导师、提供实习机会及举办专题讲座等方式深度参与研究生培养,并为部分优秀毕业生提供就业岗位;研究生在校外实践导师的指导下积极参与校外导师所在单位的生产实践,提高了的社会实践能力。学位点则通过为相关企业培训业务骨干、提供继续教育机会及咨询服务,为企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借助双赢合作,促进了产教融合。 1.7.5人才培养特色与成效
本学位点围绕能源装备和节能减排等领域,主动适应创新型国家建设,满足面向科学前沿研究、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中面临的多样性、全方位、高水平的人才需求,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学科高层次科学技术研究人才,胜任与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学科相关的科学研究与技术管理、工程设计、产品开发和教学等方面的工作。熟悉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学科的发展现状和国内外学术研究前沿,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产品开发与管理的能力,在科学研究方面做出创新性的成果,发表了一系列高水平成果。培养的硕士研究生毕业就业率良好,2024年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学硕就业率100%,其中,高等教育单位:1人,国有企业:2人,民营企业:5人,升学(攻读博士学位):3人,三资企业:1人。
二、制度建设完善和执行情况
2.1参与与执行学校制度情况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学术硕士学位授权点参与了韦徳体育官网制定的《韦徳体育官网研究生学籍管理规定》(湘大研发〔2022〕4号)、《韦徳体育官网研究生毕业与学位授予分离实施办法(试行)》(湘大研发〔2022〕3号)、《韦徳体育官网硕士、博士学位授予工作实施细则》(湘大研发〔2022〕2号)、《韦徳体育官网研究生指导教师遴选工作实施细则》(湘大研发〔2022〕1号)等系列相关文件的意见征集和拟定建设工作,并严格按文件相关规定执行。
2.2本学位授权点制度建设与执行情况
2.2.1严格实施学位论文质量管理
论文写作流程严格按照指导选题、开题报告、中期检查、论文撰写、论文修改、论文查重、匿名评审、答辩申请、预答辩、答辩、成绩评定和优秀论文评选等程序进行。
硕士学位论文应对所研究课题有新见解或新成果,并在理论上或实践上对国民经济或本学科发展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应能表明作者掌握了本学科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系统的专门知识,掌握从事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技能,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学位论文应在导师指导下,由硕士研究生本人独立完成。
学位论文必须是一篇系统的完整的学术论文。论文语言表达要严谨简明、重点突出、数据可靠、论据充分、善于总结提炼、结构合理、层次分明、图表规范。硕士研究生撰写的学位论文经导师同意后,由学院组织对学位论文进行查重,再由学院组织送双一流高校经两位以上相关领域的专家进行盲审,当两位校外专家均同意答辩后,方能进入答辩环节。
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一般由5或7名成员组成,且必须有一名以上的双一流高校专家参加,研究生应采用PPT形式认真、清晰地叙述所完成的研究工作,对答辩委员会成员所提的问题认真回答。答辩委员会成员应认真审查研究生所提交的学位论文,最后以不记名投票方式达到全体成员三分之二同意则为通过。
为强化研究生的培养过程,研究生在完成培养计划规定的课程之后,应对研究生的全面情况进行中期考核,考核通过才能参加开题。论文开题之后需对其进行学位论文中期检查。由研究生本人填写“韦徳体育官网研究生学位论文中期检查报告”,经导师签字同意后方可参加中期检查。
中期检查时间:第五学期初。中期检查小组组成:由本学位点导师组成,考核小组成员由3-5人组成,原则上由学位点负责人为检查小组组长,负责检查的具体工作。
学位论文中期检查内容:课程学分或实践环节、学位论文进展和阶段性成果等,对其后期存在的困难与问题及解决方案提出建议,并预测其完成学位论文全部工作的可能性。
中期检查结果:检查结果以不计名投票方式表决,经全体成员三分之二以上(含三分之二)表决同意方为通过。检查结论分合格和不合格等级,同时检查小组依据评价结果作出继续学位论文工作、修改研究计划、延期答辩或终止培养等建议。对无故不参加中期检查的研究生,将给予不合格等级,并停止其学位论文的后期工作,不予答辩和授予学位。
经参加检查确定为不合格等级且给出延期答辩建议的研究生,应在第五学期末再次提交中期检查申请,经检查小组检查达到合格者,方可继续开展相应学位论文的研究工作,如仍为不合格者,至少推迟半年答辩。
2024年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学术硕士学位点按要求完成了相关年级研究生的开题、中期检查和答辩工作,其中2021级硕士生通过答辩4人,授予硕士学位4人;2022级硕士生通过中期检查12人;2023级硕士生通过开题10人。
2.2.2高标准遴选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
根据韦徳体育官网有关文件规定,结合本学位点研究生培养的实际情况,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学术硕士学位点进一步规范了硕士生指导教师的遴选和岗位聘任工作,遴选工作坚持标准,严格要求,保证质量,做到公平、公正、公开、合理。
2024年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学术硕士学位点新增指导教师2人。
三、针对留存问题整改情况和下一年度建设计划
3.1整改情况
2023年度本学位点的留存问题主要体现在研究生学术交流频次偏低、研究生一志愿报考率偏低、导师传帮带机制有待完善三个方面。针对这三个问题,学位点本年度采取了如下整改措施:
(1)研究生学术交流频次偏低。学位点已建立了多种形式的学术交流机制,一方面,鼓励学位点教师邀请国内外知名学者来校开展学术讲座,拓宽研究生的学术视野。另一方面,鼓励研究生进行多种形式的学术训练,学位点出台学术交流资助办法,对导师及研究生参加国际、国内学术会议给予一定资助,以增强同行交流,提升学生创新能力和学术视野。
(2)研究生一志愿报考率偏低。学位点进一步加强招生宣传,已派出多个招生宣传小组赴湖南工业大学、湖南文理学院、邵阳学院、湖南人文科技学院、湖南城市学院、湖南工程学院等省内相关高校开展宣讲活动,提升学生对学位点特色方向、培养质量及毕业去向等方面的了解,提高一志愿报考学生数量6人。在招生政策上,对一志愿报考学生,录取后优先考虑一、二等奖学金资助,吸引优秀生源报考。
(3)导师传帮带机制有待完善。学位点建立了青年教师和教授一对一帮扶机制,积极帮助青年研究生导师向本专业、本院、本校优秀教师学习,在研究生指导、课程教学、项目申报等方面获得提升。同时鼓励研究生导师向优秀的非本校课题组,甚至是海外著名高校学习先进经验,提升本专业教学科研水平。
3.2下一年度工作计划
(1)坚持“引培”相结合,实施学科人才振兴计划
继续加大力度引进高层次人才,优化本学位点教师人才梯度建设及学源结构。同时,加大力度引进外聘高层次人才及外籍人才。鼓励本学位点教师申请相关海外研学项目,积极帮助本学位点研究生导师开阔视野,提升本学位点教师海外留学经历占比。通过集中资源、进一步凝练方向,采取教授团队评审指导、学院指导、学校指导三层把脉以提高科研项目申请命中率。预计未来五年内本学科将新增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0项,新增省部级项目(含重点项目)8-10项。
(2)加强研究生培养平台和制度建设,进一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严格执行院校两级制定的研究生培养过程制度,强化研究生培养的过程管理,加强研究生培养平台和制度建设,提高学位论文质量,加强创新人才培养,保障研究生培养质量。扎实提升实验室基础建设,进一步加大投入购置部分大型仪器设备,包括能源环保实验室平台、新能源材料实验室平台、过程工业实训平台、发动机综合性能测试系统等,以满足研究生教学和科研的需要。力争在未来五年本学科拟申报:能源装备高效节能减排技术湖南省工程研究中心或者能源动力装置高效清洁燃烧与优化设计湖南省高校重点实验室。
加大人员投入,组织优秀教学能手建设教学成果和精品课程;继续强化研究生培养的过程管理,提高学位论文质量,加强创新人才培养继续强化研究生培养的过程管理,进一步规范落实,注重监督,建章立制,保障研究生